員工墊資要注意這5種行為
一、員工墊資金額數目較大
員工墊資購買物品,企業在進行報銷過程中,就涉及到了公轉私的問題,一旦金額太大,就會被重點監管,尤其是以下3種情況:
當然,正常業務的墊資,可能很難超過上述標準,但是參考現金管理辦法的話,一般來說,盡量不宜超過1000元,超過1000元的,建議直接申請備用金,再進行采買。
二、墊資的員工較多
一般來說,一個公司負責采購的人員就那么幾個,如果大家都墊資報銷,就會有以票抵薪或者福利費的嫌疑。稅務局可能就會稽查公司這些藏匿在發票后邊的工資或福利費、要求補繳個稅,甚至收到其他處罰。
三、員工墊資次數頻繁
正常情況下,企業發生員工墊資再報銷的業務并不多,如果企業頻繁的發生墊資報銷的業務,則說明企業可能存在以票抵薪的嫌疑。
同時,《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》(中國人民銀行令〔2016〕第3號發布)明確,以下幾種行為會被嚴查:
(1)短期內資金分散轉入、集中轉出或集中轉入、分散轉出;
(2)存取現金的數額、頻率及用途與其正,F金收付明顯不符;
(3)短期內頻繁地收取來自與其經營業務明顯無關的個人匯款;
(4)相同收付款人之間短期內頻繁發生資金收付。
所以,如果企業頻繁的發生個人墊付資金購買物品等行為,會受到嚴格的監管。并且隨著金稅四期的上線,實現“銀稅互聯”,稅務局察覺異?赡軙谝粫r間找上門!
四、員工墊資的支出不能與企業經營特點明顯不符
員工墊資一般是為企業經營目的而進行的,如果說該項支出明顯與經營特點不符,那就說明可能存在偷逃稅款的因素了。
五、員工墊資報銷一定要及時
及時報銷,首先,有利于內部管理;其次,不會導致會計數據的失真;最后,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稅局質疑費用的真實性。